大同泰瑞集团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近日,大同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通报了2020年度文明单位考核结果,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荣获 “大同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这是集团首次荣获该称号。
多年来,集团公司党总支高度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取得了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的双赢。集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提炼出“敬业、诚信、协作、责任、担当、拼搏、奉献”的企业核心文化,通过开展与创建文明单位相结合的系列企业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内涵建设,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使集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员工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显著增强,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推动集团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筹备资料评选期间,集团全员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任务中,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彰显了泰瑞人的担当与责任。
一、以党建工作为统,树立文明形象
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路径上的指导,共同构建企业文明和内部各方利益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本年度聘用了专职党总支副书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集团党总支及下设的五个基层支部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学习计划,加强“学习强国”的学习制度,开通了“三晋先锋”网上学习平台,每周统计党员学习情况并在党员群公示。完善“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并按开发区党工委要求每月定时、定地点、定计划,安排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开展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管理,梳理排查党员人数,整顿“流动党员”“口袋党员”“隐蔽党员”,重新布置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档案柜,规范档案管理、资料整理健全完善档案资料,使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组织生活的“家”。
二、以守正笃实为纲,唱响文明之歌
“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同频共振”,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对此有着深刻的共识。随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争创“全市文明单位”的目标也应运而生。
公司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全面融入企业管理,党政工团合力推进,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文明之花次第开放。近两年来获得诸多荣誉:集团公司入围山西省民营企业50强、服务业20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大同市“能源革命大同尖兵”、2020年“首届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金奖、2020年山西省工商联“党建示范党支部”、2021年大同市非公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春华秋实,累累硕果又反过来激励着集团全体员工在自强的道路上继续昂扬迈进。
三、 以企业发展为本,夯实文明之基
企业发展是文明建设的基石,自2000年成立以来,公司坚持“以大同为中心,做强县区两翼、向省外辐射”的经营方针,注重品质发展,强基固本。两年来先后承建了大数据中心生产楼、山西通航职业技术学院、大同市19座人行天桥、新建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消防指挥中心、瑞城产业园区等二十多个省、市级“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合同额和施工产值分别从成立之初的7千万元升至2020年的 30 亿元、始终保持全市建筑企业前三强地位。
四、 以公益责任为要,共享文明之果
公司连续12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捐款、捐资助教、金秋助学、慰问职工、资助子女等共计734.85万元,在大同市行业内外树立了负责任民企的良好形象。公司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勇担社会责任,开展“文明同携手、帮扶在行动”活动;开展“助梦家乡”一对一公益助学活动,共有647名考入二本以上的大学生受益;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到延安、西柏坡、刘胡兰家乡、平型关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文明乡村杨家窑等地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和党风廉政教育;持续开展无偿献血、通过庆祝建党、建国文体活动、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与提升每位共产党员和员工的思想觉悟和精神面貌,并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同创共建文明企业。
五、以服务员工为纲,彰显文明之本
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拓展幸福空间,共享文明创建成果。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节,新年团拜会、歌唱祖国快闪活动、开展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相亲联谊等特色活动,有效激发员工活力;开展以“争当最美劳动者 同心共筑泰瑞梦”活动;专家讲座、“家风家训”、“爱岗敬业”等主题的道德讲堂,参与人员达2300余人次;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绿色出行、光盘活动。涌现出了以集团总裁张明忠被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能源革命大同尖兵”荣誉称号为代表的一批典型人物,并获得八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产权专利。
驰而不息扬文明,砥砺前行勇担当。下一步,集团将以荣获“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更高标准,不断创新文明建设载体,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持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履行民营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全力推动集团发展再上新台阶,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力量,为推动大同市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通讯员范文婧报道)